从小听的歌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看的电影是《小兵张嘎》,生于60年代的北京宏昆集团总裁陈芳跟那个年代的大部分人一样,有着强烈的仇日情结。
如今他是一家拥有5000名员工,经营20余家实体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掌舵人。这种抗日情结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集团业务的扩张而减弱。在2012年钓鱼岛事件后,他用一种被许多人认为很不理智的方式表达仇日:禁止集团所属各公司采购任何日本品牌的产品,违反者采购行为无效,财务一律不予报销。
在投资建设一家规模近20亿的酒店时,由于订购的是三菱电梯,最后被全部退掉。
如今抵制日货已近4年,就是这么一个抗日情结根深蒂固的人,在一次日本体检之行后,竟感受深刻到亲自撰文下决心号召集团上下“向日本鬼子学习”,并且考虑向董事会建议取消集团抵制日货的规定。
“精益求精,用心至极”。日本人体检服务更多体现在细节上,给人超乎预期的惊喜和被尊重感。
这次日本体检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在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时,陈总反复提及八个字“精益求精,用心至极”。“这8个字是我在日本体检时最大感受,他们整个医疗体系管理非常精细,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用心。”
陈芳自称有“健康方面的抑郁症”,每两年要做三次体检,而且是按照诊断疾病的标准去体检。爱看医学书籍,身边也有不少大牌医生朋友。尽管有医生人脉,有经济基础,但是在国内体检时从未有过在日本体检时被人尊重和享受的感觉。
比方说做PET-CT扫描时,日本医生会明确告诉他辐射量是多少,会量化。抽完血后,不摁完5分钟不能离开,而且他们是把一个硬棉球粘在采血处,不用自己手动摁着,摁完了以后还会给贴个创可贴,最大限度确保体检者不会感染。
体检过程中只要你有疑问的时候你会听到日本医生已经在用标准的话术在为你介绍下一步该干什么了、为什么、多长时间、有什么要注意的等等。
在国内体检,体检完毕后,体检机构只是简单地告诉体检者结果,不会解释相关的医学知识发病原理,体检者也不会主动地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日本“为什么抽血,抽多少,抽血是要干什么,这些在抽血前医生都会一步一步讲的明明白白。”
陈总深受触动,“体检结束后,院长会带着大夫就体检报告详详细细地讲解给体检者听,比方说人脑袋里这根血管是干什么用的,堵了会怎么样。心脏三根冠状动脉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哪根容易堵,哪里堵了就会得冠心病,会产生心梗,容易猝死,讲得清清楚楚。还会拿一张三维立体图里里外外让体检者看个明白。”一次体检还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健康教育。
给陈总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们的配餐,由于体检是要空腹进行的,体检结束后会给准备营养配餐,营养配餐也大有讲究,体检中心是根据体检者的体检状况,看需要补充哪种营养来合理搭配食物。
“日本有些体检技术很先进,但是医疗水平高低并不是很重要,我们国家人多,要做到像日本那样,两天才把一个人的体检做完,一次全身CT扫描做4个小时,的确难以实现。最重要的区别是态度问题,医生用不用心,细节做得到位不到位。”陈芳认为日本人的服务更多体现在细节上,往往能设身处地从顾客需求出发,给人超乎预期的惊喜和被尊重感。
本次体检仅是陈总“自由行”中的一项,“自由行”方式让他更加深度体验到日本的人文,“精益求精,用心至极”感受无处不在。
在酒店前台和楼层当你觉得手不干净时你会突然发现一瓶精致好用的消毒液就摆在你面前。当你认为马桶盖不干净时就能找到放在旁边的消毒纸巾。日本人在用心至极、精益求精的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和满足你的需求,并且你任何细微的需求他们一定早就考虑到了。
“如果日本将是敌人,那么,我们就更要向他们学习。我们不仅要解禁日货,每次购买日货都将是一次向日本学习的机会。我们还要让公司200余名高级管理者和优秀员工赴日考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把日本从中国学走的东西再学回来。”陈芳的仇日情结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我国企业家存在普遍“过劳”现象,许多人的健康状况频亮“红灯”。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家们一般要每天工作14个小时左右,90.6%的人处于“过劳”状态,28.3%的人记忆力下降,26.4%的人“失眠”。
陈总身边有两个朋友,四五十岁,虽然年富却不力强,一个心梗,一个脑梗。有太多人突然因为癌症、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而去世,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是因为没检查出来。
很多中国人认为没病的时候就不需要体检,医院只是治病的地方,没事跑什么医院。却不知道癌症和重大疾病在患病初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要想身体健康,预防才是关键。
国外把90%的精力放在检测和预防上,10%的精力治疗。我国的医疗体系和个人防病意识却正好反过来。很多要命的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而体检则是早发现病症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很多人没有体检的意识,但有旅游的意识,边旅游边把体检做了,这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陈总这次日本之行就是以医疗旅游的方式进行的,他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体检和旅游结合,就当去玩了一趟,这边是体检中心,那边是医疗需求的客人,旅行社相当于一个连接器,否则自己对日本的医疗机构不了解,不清楚哪家医疗机构好,盲目去会有风险。”
|